大沣精品超市货架、展示货架 自设计、自生产、自营销、包安装的整体方案解决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影院开门,箭在弦上【大沣玩具货架】


发布日期:2020.08.18 

7月25日,宁波万象汇将迎来盛大开业,在已公布的近160个入驻品牌中,没有电影院的踪影。万象汇也成了宁波5万㎡+的购物中心中,首个没有影院的项目。


熟悉华润置地的人都知道,万象影城是华润置地自建影院品牌。据悉,以华润置地旗下“万象系”购物中心命名的万象影城,自2018年3月首家影城落地以来,拓展计划与华润购物中心的开业基本同步,即万象影城会在华润自持的商场开业。华润影业的目标是自成立后3-5年完成上市,开业50家,如今这一部署有了变数。

业内认为,宁波万象汇敢于做这样的尝试,需要不小的勇气。尽管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影院都处于停业状态,但作为购物中心的黄金主力店,影院一直被视为吸客利器。没有影院,购物中心短期内虽然不用承担影院停业造成的一系列损失,但等疫情过去,一切恢复正常秩序后,项目对客流的吸附能力如何可以预见。

去影院化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中国购物中心存量突破6000家,其中八成大中型购物中心配备了影院。

2020年受疫情影响,影院似乎成了购物中心的一大包袱,去影院化会成主流吗?景枫投资集团执行总裁孙旭东直言不会,他表示,疫情只是暂时的,困难都会过去。影院可以增加起码20分钟的滞客时间,对购物中心而言是一个难以取代的引流抓手。

上海徐家汇商城总经理王斌也表示,影院硬件的特殊性,加上疫情的暂时性,甲方短期内不会主动放弃影院业态,相反更希望疫情后影院在恢复人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郭歆晔则指出,如果购物中心剔除影院,目前并没有其他适合大面积扩展的业态进来补充,虽然影院租金较低,但起码给购物中心带来了稳定的客流,彻底去影院化并不现实。

空窗期

疫情对影院行业的冲击已无须赘述,面对影院的困境,购物中心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出了租金减免的优惠措施。由于并非主观上恶意拖欠租金,购物中心方对影院也只能是“徒呼奈何”,不得不 “共克时艰”,只是时间越长,购物中心需承担的损失越大。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有实力的购物中心仍在实行免租的人性化策略。

除了给影院做商品特卖,帮助影院消化保质期短的食品之外,更多的购物中心与影院的互动处在一个静默的空窗期,在对待影院复工的问题上,购物中心跟影院本身一样陷入反复焦灼的等待之中。“目前对影院的所有救济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只有国家出台大的政策方针,甲方支持一部分,影院自己扛一部分,这难关才能真正过去。”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在营购物中心必须选择与影院共同面对眼下的难题,待入市的项目影响又几何?

华东某三线城市将在2022年迎来一座具有标杆意义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当前主力项目已启动招商。谈及影院业态问题,项目操盘人张强向《联商网》表示:“今年影院大部分都不开直营店,但在陆续放开加盟,不过也有一些影院抄底,愿意开店的都会选择去好点的项目。我们也会选择加盟,品牌还在洽谈中。考虑到疫情因素,租金方面会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但幅度并不大。”他表示,这与项目的定位以及稀缺价值密切相关。据悉该项目落成后将是当地唯一一座大型并且定位较高端的商业体,备受市场期待,因此在招商谈判中项目主动掌握了租金议价空间。

那么新签影院是否会改变以往的经营形态,比如缩小门店面积,对此张强予以否定。他表示,目前来看,除了租金相对便宜之外,购物中心影院业态的布局与疫情之前相差无几。

孙旭东直言,影院很难缩小面积。一旦缩小面积,影院的观影体验会下降,竞争力也随之下滑,最终导致客流的流失。“举个例子,《速度与激情》这样的电影上映,在同等距离的前提下,你会选择去有巨幕、有特效的影院看,还是选择没有巨幕、没有任何特效的影院看?答案显而易见。”孙旭东表示。

改造

影院如今完全出于哑火状态,如此大面积的停摆,出于止损也好探索也罢,将其改造成其他业态是否是可行之策?不是没人想过。

有人认为,电影院有层高优势,借此改造成室内运动馆、电竞、酒吧、书店、双层餐厅之类的业态或是出路。但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除非各方面有极佳的物业改造条件,否则改造影院并不现实。

先不说影院在设计图纸、物业结构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改造难度有多大,前期巨额投资下,影院若是报废,不仅投资打了水漂,加上每个月几十万的租金损失,对购物中心来说是不堪承受之重。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改造的核心是能不能赚钱。影院属于大众业态,正常情况下,在大部分地区都能存活。若改成小众业态,就要考虑到当地是否达到小众业态爆发临界点,最终衡量尺度还是以盈利为准绳。

他同时强调,影院不需要改造,影院物业最好的承租方还是影院。“影院属于定制型物业。对于购物中心来说,与其花4-6个月免租期给新商户进行改造,不如等待疫情结束,继续租给影院。即便对于现有影院方来说,本身现金流紧张,不一定有钱改造,就算改造成其它经营项目,也不一定能像影院那样驾轻就熟。”

资本局

比起改造这类脱胎换骨的畅想,更多人愿意相信,接下来影院租约到期或者部分影院资金链出现问题后主动撤出购物中心必是大概率事件,除此之外,影院行业的收并购案件或将增多。

无论是到期撤出亦或是自身难以为继,影院都只能退出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方也必将寻找接盘侠。疫情加速影院业洗牌,变革不仅来自行业的内驱力,还有来自外部力量的裹挟。事实上,不少开发商让自营影院品牌进驻旗下购物中心的想法越来越强,尤其是优质购物中心里,影院票房成绩更是不俗,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自营显然比租赁合算,这也进一步挤压了其他影院的生存空间。

影院业呜呼哀哉的当下,资本市场却有了不一样的动作。

3月9日,上海电影发布公告称,为了保障电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缓解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影院的经营压力,并推动影院终端产业的整合,上海电影于3月8日与上影集团、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公司合同》,出资8000万元,共同投资设立上影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暂定名,具体以工商登记为准)。有分析认为,此次上海电影合资成立资管公司,打响了影院并购整合“第一枪”。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联商网》,大影投都是上市公司,如万达、横店、幸福蓝海等,还有部分是地产系影投,如保利、星轶,基本不存在卖的问题。没上市的也就CGV、百老汇等,实力也不错,会不会收并购要看影投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有没有出售的动力。他表示,目前影投行业头部、腰部都没什么出售的动力,因此不会出现什么大惊人的并购,只会有个案出现。“真正出现出售的是小影投,缺钱时一家、两家的卖,不会有太大风浪。”

进化

经此一“疫”,部分影院不堪经营压力关门或不可避免。事实上,影院倒闭事件早在过去两年就时有发生,主要因为局部地区影院数量过剩、竞争过于激烈所致。郭歆晔表示,今年因为疫情的因素,大规模倒闭不太可能,但5%-10%的电影院倒闭是可能出现的。

王国平对此也有所观察,他认为,影投还是会持续扩张,市场进一步集中,最大的变化或是硬件设备出现快速升级,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

近几年来,购物中心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业态创新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升级,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获取客流,赢得更多关注,体验式业态持续加码。

传统主力店阵容得到全新演绎,除了经久不衰的影院,开心麻花、德云社等小型剧场开始在购物中心登堂入室,这也是购物中心招商差异化的重要探索。但是,比起影院的老少皆宜,这类小型剧场客群辐射面还是过于狭窄。因此有理由相信,影院未来仍然是购物中心主力店招商的重点对象。

结语

当下影院行业步履维艰,即便疫情彻底好转,消费者要重新走入影院,也需要一个心理适应的漫长过程。面对现实,购物中心和影院只有相互体谅,耐心等待,守得云开见月明。

好在,影院业正在迎来复苏前兆。6月5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全国电影院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片源,制作影片硬盘及密钥,并适时安排上映档期。而早在5月8日,国务院曾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另外,资本市场也信心依旧,不仅有发行公司在资金和片源上的助力,还有社保基金的持仓布局。总之,各方都在为影院“复苏”默默蓄力,影院开门已是箭在弦上。